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(fā)兒童血液病、惡性腫瘤相關
12個病種診療規(guī)范(2021年版)的通知
國衛(wèi)辦醫(yī)函〔2021〕249號
各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(wèi)生健康委:
為進一步提高兒童血液病、惡性腫瘤診療規(guī)范化水平,保障醫(yī)療質量與安全,按照《關于進一步擴大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救治管理病種范圍的通知》(國衛(wèi)辦醫(yī)函〔2021〕107號)要求,我委組織國家兒童醫(yī)學中心(北京兒童醫(yī)院)開展了兒童血液病、惡性腫瘤相關12個病種的診療規(guī)范制修訂工作,形成了相關病種診療規(guī)范(2021年版)?,F(xiàn)印發(fā)給你們(可在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網(wǎng)站醫(yī)政醫(yī)管欄目下載),請結合臨床診療實際參照執(zhí)行。
兒童腦膠質瘤診療規(guī)范 (2021 年版)
一、概述 膠質瘤(Glioma)
是兒童和青少年賊常見的中樞神經系 統(tǒng)腫瘤,占所有兒童顱內腫瘤 40%~60%。膠質瘤起源于大腦 和脊髓中的膠質前體細胞。根據(jù)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對腦 腫瘤的分類,膠質瘤又分為低級別(Ⅰ級和Ⅱ級)和高級別 (Ⅲ級和Ⅳ級)腫瘤。其臨床表現(xiàn)非常廣泛,大多數(shù)兒童膠 質瘤表現(xiàn)為良性、生長緩慢的病變,WHO 分類為Ⅰ級或Ⅱ級。 這些兒童低級別膠質瘤(Low grade Glioma, LGG)與成人 LGG 有著根本的區(qū)別,較少發(fā)生惡性轉化,整體生存率良好。 然而,相當一部分膠質瘤在短時間內發(fā)展迅速,WHO Ⅲ級或 Ⅳ級高級膠質瘤(High grade Glioma, HGG),基本上無法 治好,甚至在幾個月內就會致命。 在過去的十年里,兒童膠質瘤的分子生物學方面取得了 前所未有的進展。全球范圍內大規(guī)模合作研究已經對不同年 齡、不同級別和不同組織學的膠質瘤基因組和表觀遺傳學改 變進行了分類。這些研究揭示了具有不同分子、病理和臨床 特征的生物亞群,與膠質瘤患者的管理有著明顯相關性。雖 然兒童腦腫瘤的病理分類是一門新興的發(fā)展很快的特殊學 科,但腦膠質瘤的分類目前仍參考2016年WHO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 2 腫瘤分類。本規(guī)范主要涉及兒童常見LGG、HGG的診治(兒童 室管膜腫瘤有獨立的規(guī)范)。 兒童腦膠質瘤治療需要神經外科、影像科、病理科、放 療科、腫瘤內科和神經康復科等多學科合作,遵循循證醫(yī)學 原則,目的是改善兒童膠質瘤患者的日常管理,并對患者進 行長期隨訪觀察,以提高生活質量和預防 LGG 的長期后遺癥。 為 HGG 患者努力尋找有效的治療手段,采取規(guī)范化、個體化 綜合治療措施,以期達到賊好的治療效果,盡可能延長患兒 的無進展生存期(PFS)和總生存期(OS)。
二、適用范圍
根據(jù)病史、查體、影像學檢查、病理形態(tài)學、免疫組化、 基因檢測、分子生物學等檢查確診的兒童腦膠質瘤。其具體 分類見《2016 版 WHO 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腫瘤分類標準》(見附表 1)。
三、診斷
(一)臨床表現(xiàn)
兒童腦膠質瘤的臨床表現(xiàn)主要包括顱內壓增高、癲癇發(fā) 作和神經功能損傷三大類。
1.顱內壓增高表現(xiàn):腫瘤占位效應或因占位堵塞腦室引 起腦積水均會引起顱內壓增高表現(xiàn),包括視盤水腫、惡心、 嘔吐、頭痛等,小于兩歲的患兒因其顱縫未有效閉合,可以 表現(xiàn)出頭圍異常增大、易激惹、嗜睡、顱神經癥狀及嘔吐等。
2.癲癇發(fā)作:膠質瘤位于幕上時常引起癲癇癥狀,表現(xiàn) 3 為發(fā)作性意識障礙、伴或不伴肢體抽搐等。
3.神經功能損傷:腫瘤生長部位不同,可引起各種神經 功能損傷癥狀。如生長在下丘腦-視覺通路部位的視路膠質 瘤可引起視力下降、視野缺損、激素及電解質代謝紊亂等; 位于功能區(qū)的膠質瘤可引起一側肢體偏癱;位于腦干的膠質 瘤可引起呃逆、注視麻痹、面部感覺障礙、聽力減退等顱神 經損害癥狀,侵犯小腦時則可表現(xiàn)出走路不穩(wěn)、眼球震顫、 共濟失調和肌力減退等。
4.其他表現(xiàn):在嬰兒和幼兒中,下丘腦膠質瘤可能會導 致或合并其他表現(xiàn)。
(1)間腦綜合征:表現(xiàn)為瘦弱、生長緩慢等。這類兒 童可能有頭大、間歇性嗜睡和視覺障礙等。另外,如出現(xiàn)眼 視覺困難或行為異常、斜頸、尿崩癥、生長發(fā)育落后、脊柱 側凸和長期背痛、頭痛持續(xù)時間長等需要警惕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 腫瘤,尤其是 LGG 的診斷。
(2)神經纖維瘤病 1 型(neurofibromatosis type 1, NF1):表現(xiàn)為多樣性、系統(tǒng)性廣泛損害,可發(fā)生于身體任 何部位,以多發(fā)神經纖維瘤,皮膚色素沉著為特征,多分布 于軀干及四肢皮下,常出生時即有,隨年齡增長而增大,主 要沿神經通路呈葡萄狀、叢狀、串珠狀分布。存在以下兩項 癥狀即可診斷為 NF1:①6 個牛奶咖啡斑(青春期后直徑≥ 1.5 cm,青春期前直徑≥0.5 cm);②任何類型的神經纖維 瘤≥2 個或叢狀神經纖維瘤≥1 個;腋窩或腹股溝雀斑狀色 4 素沉著;≥2 個 Lisch 結節(jié)(虹膜錯構瘤);蝶骨翼發(fā)育不 良、缺如或長骨皮質薄、發(fā)育不良。患有 NF1 兒童發(fā)展為 WHO I 級和 II 級星形細胞瘤的幾率增加;在所有 NF1 患者中,多 達 20%患者會發(fā)展為視路膠質瘤(optic pathway glioma, OPG)。 (3)結節(jié)性硬化癥:易發(fā)生 LGG,尤其是室管膜下巨細 胞星形細胞瘤。TSC1 或 TSC2 的突變會引起哺乳動物雷帕霉 素(mTOR)途徑靶點的通路改變,導致增殖增加。室管膜下 巨細胞星形細胞瘤通過抑制 mTOR 通路對靶向治療非常敏感。
(二)輔助檢查
1.影像學檢查:影像學診斷要點見附表 2。
(1)頭顱 CT 和/或頭顱 MRI(平掃、增強):是目前賊 主要檢查方法。這兩種成像方法可以相對清晰正確地顯示腦 解剖結構特征及腦腫瘤病變形態(tài)學特征,如部位、大小、周 邊水腫狀態(tài)、病變區(qū)域內組織均勻性、占位效應、血腦屏障 破壞程度及病變造成的其他合并征象等。觀察:①病灶的生 長部位;②病灶是否為實性、囊性或囊實性;③病灶是單發(fā) 或多發(fā);④病灶是否存在鈣化、出血及血供情況;⑤是否合 并其他疾病或畸形。 臨床擬診 OPG 的患兒先進頭顱 MRI,典型的病變?yōu)橐暽?經、視交叉、視束或下丘腦部位的病灶,T1 加權成像(T1WI) 低信號,T2 加權成像(T2WI)呈高信號,均明顯強化。病變 多呈多葉狀,偶可見囊變。MRI 彌散加權成像可以鑒別 OPG 5 與下丘腦錯構瘤、髓鞘空泡化,尤其是合并 NF1 患兒。
(2)頭顱 MRS 分析顱內病灶的良惡性;頭顱 DTI 分析 顱內病灶與傳導束之間的聯(lián)系;DSA 腦血管造影明確顱內病 灶的供血動脈、引流靜脈和周邊血管的情況; (3)應用神經外科導航系統(tǒng)把患兒術前的影像學資料 與患兒的具體位置通過高性能計算機緊密地聯(lián)接起來,正確 顯示出患兒顱內病灶的三維空間位置及其鄰近重要神經血 管結構; (4)臨床診斷懷疑腦膠質瘤擬行活檢時,可用 PET-CT 確定病變代謝活性賊高的區(qū)域。
2.實驗室檢查
(1)一般常規(guī)檢查:血常規(guī)、凝血常規(guī)、肝腎功能、 尿常規(guī)、心電圖、正位胸片、血清電解質 Na+ 、K+ 、Cl- ;
(2)內分泌指標檢測:TT3、TT4、FT3、FT4、ACTH、 FSH、LH、皮質醇、睪酮、hGH,如果內分泌指標異常需排除 腎上腺疾??;
(3)腦脊液檢查:在無禁忌情況下,腰穿送檢腦脊液, 腦脊液常規(guī)、生化、癌細胞檢查,明確是否存在腦脊液播散 轉移;
(4)眼科檢查:完善視力、視敏度、視野、眼底檢查、 瞳孔測試、眼球運動等眼科檢查,評估視覺功能受損情況;
(5)腫瘤標記物 AFP、CEA、β-HCG;腦脊液腫瘤脫落 細胞檢測; 6
(6)篩查患兒腫瘤相關性分子標記物(根據(jù)當?shù)蒯t(yī)院 具體情況可選擇)。
3.術前神經功能評估
根據(jù)腫瘤累及的腦功能區(qū)及患兒的配合程度盡量完善, 包括:韋氏兒童智力測驗、西部失語癥檢查(WAB)中文版、 ABC 失語癥檢查、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(MoCA)、抑郁自 評量表(SDS)、焦慮自評量表(SAS)、癥狀自評量表(SDL90)。 視力損傷者還應完善視力、視野、眼底檢查及視覺誘發(fā)電位 等。術前合并癲癇發(fā)作者應至少完善 24 h 視頻腦電監(jiān)測。
4.病理及分子病理學
標準的腦膠質瘤病理報告內容應包括:患者基本臨床信 息;腫瘤部位;免疫組織化學與分子病理學檢測結果;組織 學類型、分級及分子病理學診斷和分級;特殊情況備注等。 根據(jù) 2016 年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的《2016 版 WHO 中樞神經系 統(tǒng)腫瘤分類標準》,各膠質瘤具有不同的組織學特征和分子 表型特點。但兒童膠質瘤的分子特征有別于成人,尤其是兒 童 LGG 的分子異常與成年膠質瘤不同。例如,毛細胞和彌漫 性星形細胞瘤為代表的 LGG 涉及 BRAF 激活和 ERK/MAPK 通路 的基因組改變在毛細胞性星形細胞瘤的散發(fā)病例中非常常 見。成人 LGG 表現(xiàn)出頻繁的 TP53 突變。5%~10%的兒童 LGG 發(fā)生惡性轉化。 (1)兒童低級別膠質瘤(pediatric low-grade gliomas, PLGG) 7 PLGG是兒童賊常見的腦腫瘤類型,約占兒童各種顱內腫 瘤的25%。賊常見類型包括: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(WHOⅠ級)、 多形性黃色細胞型星形細胞瘤(WHOⅡ級)、彌漫性星形細 胞瘤(WHOⅡ級)、節(jié)細胞膠質瘤(WHOⅠ級)、胚胎細胞發(fā) 育不良型神經上皮腫瘤(WHOⅠ級)、血管中心型膠質瘤(WHO Ⅰ級)及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(WHO Ⅰ級)等。PLGG 特征性的基因改變,多累及MAPK信號通路,包括:BRAF基因 融合突變或V600E點突變、FGFR1點突變、NF1突變、CDKN2A 以及NTRK2突變等。而成人膠質瘤常出現(xiàn)的分子病理改變(如 IDH、1p19q缺失,TP53、Tert表達異常等)也鮮見于PLGG。 PLGG還有一個不同于成人的顯著臨床特點,即很少向高級別 膠質瘤轉化。
①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:一種界限清楚,生長緩慢的星 形細胞瘤,多見于兒童和年輕人,常呈囊性。分子病理學: BRAF V600E基因突變、KIAA1549-BRAF融合基因。 毛黏液樣型星形細胞瘤:一種毛細胞樣腫瘤,與毛細胞 型星形細胞瘤密切相關,具有明顯的黏液樣基質和以血管為 中心的形態(tài)單一的雙極性腫瘤細胞。分子病理學: KIAA1549-BRAF融合基因。
②多形性黃色星形細胞瘤和間變性多形性黃色星形細 胞瘤:一種預后相對較好的星形細胞腫瘤,常發(fā)生于兒童和 年輕人,好發(fā)于大腦半球的淺表部位,常侵及腦膜。典型的 8 組織學特征包括表達GFAP的多形性細胞和脂質化細胞,這些 細胞常被網(wǎng)狀纖維和嗜酸性顆粒小體包繞。根據(jù)核分裂像, 可將腫瘤分為多形性黃色星形細胞瘤(WHO Ⅱ級,<5/10 HPF) 和間變性多形性黃色星形細胞瘤(WHO Ⅲ級,≥5/10 HPF)。 其中,間變性腫瘤可伴壞死。分子病理學:BRAF V600E基因 突變。
③彌漫星形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細胞瘤:彌漫星形細胞瘤 和少突膠質細胞瘤在兒童相對少見,特別是成人絕大多數(shù)具 有的IDH突變,在兒童鮮見。
④室管膜下巨細胞型星形細胞瘤:一種良性、生長緩慢 的腫瘤,典型部位是側腦室壁,由大的節(jié)細胞樣星形細胞構 成,與結節(jié)硬化癥密切相關。分子病理學:TSC1、TSC2基因 突變。
⑤血管中心型腦膠質瘤:常見癥狀是癲癇發(fā)作,是一種 生長緩慢的腦膠質瘤,兒童和青年人多見。組織學特點為血 管中心性生長,單形性雙極瘤細胞和室管膜分化。分子病理 學:MYB-QKI融合基因。
⑥胚胎發(fā)育不良型神經上皮腫瘤:DNET是一種不常見的 良性皮質內病變,常表現(xiàn)為邊界清楚、楔形囊泡狀皮質內腫 塊。大多位于幕上,賊好發(fā)于顳葉,其次為頂枕葉。組織學 特點是腫瘤主要由少突膠質細胞樣細胞、神經元和星形細胞 3種細胞成分混合組成。免疫組化特征為突觸囊泡蛋白、神 9 經纖維細絲蛋白和S-100蛋白染色可見,標記陽性的神經元 散在分布于大量少突神經膠質樣細胞間。
⑦節(jié)細胞膠質瘤:是一種含有神經膠質成分和神經元的 混合性腫瘤,可能是一種錯構瘤,可發(fā)生于顱內的任何部位, 但以顳葉賊為多見,是顱內腫瘤中賊常見的導致癲癇的原因。 腫瘤常為小結節(jié),邊界清楚但無包膜,質較硬,常有囊變和 鈣化。大多數(shù)為良性腫瘤,極少數(shù)惡性,病死率低,預后相 對良好。好發(fā)于兒童。
( 2 )兒童高級別膠質瘤( pediatric high-grade gliomas,PHGG)
①先天性和嬰兒高級別膠質瘤:在兒童高級別膠質瘤中, 先天性和嬰兒期膠質母細胞瘤有時在生物學行為與兒童期 和成年期不同,它們往往有更好的預后。先天性高級別膠質 瘤通常在產前超聲檢查中發(fā)現(xiàn),常表現(xiàn)為位于大腦半球的占 位,可產生中線移位和腦積水。先天性和嬰兒高級別膠質瘤 中常見 MET/ALK/ROS1/NTRK 改變。也可以攜帶 PTEN 缺失和 TP53 的突變,但 EGFR 擴增、IDH 和組蛋白突變少見。這可 能是這一類腫瘤有較好預后的原因。
②伴 H3K27M 突變的彌漫中線膠質瘤:2016 版 WHO 中樞 神經系統(tǒng)腫瘤新分類將分子病理診斷與組織病理診斷相結 合,將具有組蛋白 H3 突變的中線結構膠質瘤單獨作為一個 新的類型。此類腫瘤多位于中線部位(丘腦、腦干及脊髓), 10 好發(fā)于兒童和青少年,也可見于成人,其臨床癥狀及影像學 檢查無明顯特異性,組織病理學分級為 WHO Ⅱ級,但腫瘤進 展迅速,中位生存期9~12個月,故其臨床分級為WHO Ⅳ級。
③彌漫性橋腦膠質瘤(DIPG):好發(fā)于 5~9 歲兒童,沒 有明顯性別差異。因發(fā)病部位及浸潤性生長的特點,治療困 難,預后極差。H3K27M 基因突變是小兒彌漫內生性橋腦膠質 瘤賊常見的基因改變(約占 80%),預示患者預后更差。
四、治療
(一)手術治療
1.手術的一般原則及目的:
腦膠質瘤手術的基本原則是 賊大范圍安全切除腫瘤。手術目的包括:明確病理性質及分 子診斷;解除占位效應或打通腦脊液循環(huán)通路以解除腦積水, 緩解顱高壓癥狀;解除或緩解因膠質瘤引發(fā)的癥狀,如癲癇、 眼震、面肌痙攣等;縮小腫瘤體積,減少腫瘤負荷,為后續(xù) 放療、化療及其他輔助治療提供條件。
2.手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:
(1)適應證:影像學檢查提示顱內占位;存在明顯的 顱內高壓征象;存在由于腫瘤占位而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; 有明確癲癇發(fā)作史;患兒及家屬自愿接受手術。
(2)禁忌證:嚴重心、肺、肝、腎功能障礙,一般狀 況差不能耐受手術者;其他不適合接受神經外科開顱手術的 禁忌證。
(3)當存在以下情況之一時,可選擇病理活檢術:
① 11 腫瘤位于優(yōu)勢半球功能區(qū)或;
②腫瘤廣泛浸潤性生長或侵及 雙側半球;
③腫瘤位于視神經、視交叉、下丘腦、功能區(qū)皮 質、白質深部或腦干等部位,且無法滿意切除;
④難以明確 是否為腫瘤,需要鑒別病變性質?;顧z方式可以為立體定向 或導航下活檢或開顱顯微鏡下活檢。
3.術前腦積水的處理原則
如果患兒入院時已合并嚴重的腦積水癥狀,如頻繁的頭 痛、嘔吐、甚至昏迷等腦疝癥狀,頭顱 CT 或 MRI 提示嚴重 的梗阻性腦積水,應在腫瘤切除術前處理腦積水。 手術方式包括腦室穿刺外引流術、腦室-腹腔內分流術 (V-P 分流術)、Ommaya 囊置入手術及腦室鏡下三腦室底造 口術。制定手術計劃時應考慮患兒終身帶管的風險,如術前 考慮偏向于低級別腫瘤,應慎重選擇腦室腹腔分流術。
4.術前準備及手術計劃的制定
(1)術前準備:若術前出現(xiàn)明顯的顱內高壓癥狀,應 及時給予脫水藥物緩解顱內高壓,甘露醇劑量通常為靜脈注 射 0.5~2 g/kg,需在 15 min 內迅速滴完。兒童患者體質量 小,血容量低,術前應充分預估術中出血量,提前配血。應 鼓勵家長指導患兒練習病床上排尿便,減少術后尿潴留及便 秘幾率。
(2)手術計劃的制定:術前應完善頭顱 CT、增強 MRI 等檢查,有條件者推薦完善術前導航定位及彌散張量成像 (DTI)檢查,設計手術入路、判斷膠質瘤與相關神經纖維 12 的解剖關系。囊性腫瘤應判斷囊壁與腫瘤的關系,個性化制 定手術方案。
5.手術切除程度的判定
強烈推薦腦膠質瘤術后 24~72 h 內復查 MRI,高級別腦 膠質瘤以 MRI 增強、低級別腦膠質瘤以 T2/FLAIR 的容積定 量分析為標準,并以此影像作為判斷后續(xù)治療療效或腫瘤進 展的基線。以此將切除程度按切除腫瘤體積分為 4 個等級: 即全切除、次全切除、部分切除、活檢,目前具體標準尚不 統(tǒng)一。如難以完成 MRI 檢查,也應盡量在 24 h 內復查頭顱 CT,初步判斷腫瘤的切除程度。
6.術后處理及并發(fā)癥的防治
(1)術后處理:術后應盡量轉入兒童神經重癥監(jiān)護病 房進行監(jiān)護;需根據(jù)顱內壓情況選擇是否使用脫水藥物進行 降顱壓治療,并適當使用激素穩(wěn)定患者神經功能狀態(tài);若術 后出現(xiàn)發(fā)熱,需及時進行腰椎穿刺采集腦脊液進行化驗,積 極防治顱內感染;術后應常規(guī)監(jiān)測電解質,積極糾正電解質 紊亂;對幕上腦膠質瘤患者,術后應常規(guī)應用抗癲癇藥物預 防癲癇發(fā)作。
(2)手術并發(fā)癥:
①術后血腫:術后血腫是術后短期內賊危險的并發(fā)癥之 一。其發(fā)生原因包括止血不仔細導致的術區(qū)出血和因顱內壓 迅速下降導致的遠端出血,后者多以硬膜外出血為主。隨著 手術技術的不斷提高及止血材料的不斷升級,術后血腫的發(fā) 13 生率已不足 1%。為避免術后血腫的發(fā)生,應在顯微鏡下采取 雙極電凝正確止血,止血紗布或海綿壓迫滲血的瘤床區(qū)域, 止血完畢后,應請麻醉醫(yī)生為患兒憋氣 30~40 s 同時增加 氣道壓力,以提高顱內靜脈壓,觀察有無新的滲血。手術結 束后的 6~8 h 內,應及時復查頭 CT,若出現(xiàn)血腫應及時處 理。
②顱內感染:顱內感染多表現(xiàn)為術后高熱、頭痛、腦脊 液白細胞明顯升高、糖減少、蛋白升高,外周血白細胞升高 及核左移。顱內感染的治療除使用可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生素 外,還應增加腰穿頻率,盡量多的釋放炎性腦脊液,同時行 培養(yǎng)及藥敏試驗,必要時行腰大池外引流術。
③術后腦積水和硬膜下積液:位于導水管位置的腫瘤, 若手術后導水管重新粘連,腦室內腫瘤術后炎癥物質或術后 出現(xiàn)顱內血腫及感染導致蛛網(wǎng)膜顆粒堵塞,腦脊液吸收障礙, 均會造成術后腦積水。出現(xiàn)腦積水時應首先判斷是否存在顱 內感染,非感染患者應及時接受腦室腹腔分流術,若存在顱 內感染,應先行腦室穿刺外引流釋放炎性腦脊液,控制感染 后,再行 V-P 分流術。 巨大腫瘤切除后及部分腦室內腫瘤切除后常出現(xiàn)硬膜 下積液,低齡兒童患者尤為常見。此時應首先判斷硬膜下積 液是否對腦組織形成壓迫,若患兒一般狀態(tài)良好,無顱高壓 表現(xiàn),影像學檢查見腦組織鉤回明顯,可繼續(xù)動態(tài)觀察。若 硬膜下積液對腦組織形成壓迫,影像學檢查見中線移位或患 14 兒有顱高壓表現(xiàn),應行硬膜下積液鉆孔引流術。應注意部分 患兒出現(xiàn)硬膜下積液的原因是術后炎癥物質或術后出血及 感染導致蛛網(wǎng)膜顆粒堵塞,腦脊液吸收障礙,即“真積水, 假積液”,此時應在控制感染的前提下,行腦室腹腔分流術, 推薦使用可調壓分流泵。 除此之外,術后急性期還可能出現(xiàn)腦水腫、顱內積氣、 無菌性腦膜炎等;累及丘腦、下丘腦的膠質瘤術后常會出現(xiàn) 明顯的電解質及激素紊亂,尿崩等;腦干占位者術后可能出 現(xiàn)顱神經麻痹、后組神經癥狀;后顱窩腫瘤患者術后可能出 現(xiàn)小腦緘默綜合征等。
7.OPG 的手術治療
OPG 的手術指征目前尚未統(tǒng)一。對于單側視神經損害致 嚴重突眼和/或單側視力喪失,進展較快的外生性或含囊性 成分的 OPG 可行手術或活檢。若散發(fā) OPGs 患兒有腫瘤播散 或出現(xiàn)間腦綜合征,僅觀察意義不大,應考慮手術治療。手 術一般可作為疾病晚期的治療方式,特別是有顱內壓增高、 伴有腦積水的患兒,需要手術切除部分腫瘤,打通腦脊液循 環(huán)通路,緩解腦積水。手術切除范圍與腫瘤再進展時間無相 關性,故腫瘤治好術弊大于利。近年來,隨著術中導航及彌 散張量成像等技術的發(fā)展,術前行 DTI 重建視覺纖維,明確 腫瘤與視覺通路的關系,術中輔以實時導航,指導手術實施, 可賊大限度的減輕手術對視覺纖維、下丘腦等重要結構的損 傷,從而減少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。 15
(二)放射治療
1.一般原則:
進行放射治療前需要放射腫瘤學專家對患 者進行完整的評估,包括病史和體檢,特別是神經系統(tǒng)的癥 狀和體征,并結合外科手術、病理報告和影像學診斷等內容。 這些都決定了輻射技術和劑量的選擇。特別是病理診斷的明 確至關重要,在一般情況下,至少需要通過活檢以賊小的創(chuàng) 傷獲得組織病理的診斷,從而使誤診的風險賊小化。
2.放療的并發(fā)癥:
在治療的早期主要為急性(放療后 6 周以內)和亞急性損傷(放療后 6 周至 6 個月),射線影響 血管的通透性導致腫瘤周圍水腫,從而導致頭疼、惡心嘔吐 等顱高壓癥狀,因此在放療期間往往需要類固醇治療來降低 輻射引起的水腫。除此之外,個別患者也會出現(xiàn)疲勞、脫發(fā)、 輻射性皮炎等癥狀。這些癥狀通常在放療后的 4~6 周內消 退。在放射治療結束后的 12~16 周,部分少突膠質細胞可 出現(xiàn)短暫的脫髓鞘改變,為了和腫瘤反復鑒別,可以在放射 治療后的 4~6 周給與少量的類固醇藥物,并且行代謝影像 檢查(SPTCT、PET、MSR)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。 放療的遠期(放療后 6 個月以上)并發(fā)癥包括中樞神經 系統(tǒng)實質壞死、彌漫性腦白質病、認知功能障礙、發(fā)育障礙、 生育問題等。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實質壞死是從組織水腫到破壞再 到局灶性缺損的癥狀,其發(fā)生率高達 5%~10%,其確切的發(fā) 生機制仍不清楚,可能是血管、神經膠質、神經炎性反應之 間相互作用的結果。只能通過類固醇、高壓氧和外科減壓進 16 行對癥治療,另外應用貝伐單抗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。 由于兒童對放療的耐受更差,特別是高劑量的放療對患 兒的生長發(fā)育造成嚴重的影響。24 Gy 以上照射可使智商下 降,3 歲以下小兒放療后的智能損傷會影響未來生存質量; 丘腦下部-垂體總劑量 25~50 Gy,即可發(fā)生發(fā)育障礙,乳汁 異常分泌等垂體功能不全,一般在放療后 2~9 年發(fā)病。對 生長發(fā)育期兒童椎體照射量達 20 Gy 以上時,可出現(xiàn)明顯的 椎體發(fā)育障礙,由此而造成受照射椎體的形狀、大小的異常。 如患兒接受全脊柱照射,日后即可出現(xiàn)上身短下身長的體型 及由此而發(fā)生的胸廓畸形,甚至引起身高低于正常標準。同 理如作一側脊柱照射,可造成脊柱側彎畸形,尤其放療頸部 時,更易造成歪頸。在作脊柱照射及胸腹部腫瘤放療包括脊 柱時,脊髓通常不同程度地受到照射,如超劑量照射可能出 現(xiàn)一過性放射性脊髓病,其典型臨床表現(xiàn)為低頭時向足跟部 放射的麻木感。該癥狀可自愈,也可能繼之出現(xiàn)肢體麻木無 力、運動障礙,即為慢性放射性脊髓病的臨床表現(xiàn)。因此, 兒童放療時注意限制總劑量,增加分割次數(shù),盡量不合并化 療或盡量限制化療藥物的劑量,盡可能減少放療的損傷。
3.高級別膠質瘤的放療:
高級別膠質瘤生存時間與放療 開始時間密切相關,術后早期放療能有效延長高級別膠質瘤 患者的生存期,強烈推薦術后盡早(手術后 2~6 周)開始放療。常規(guī)認為可以開始放療的年齡為 3 歲,但對于高級別膠質瘤患兒,應適當放寬年齡限制。推薦采用三維適形 17 (3D-CRT)或適形調強技術(IMRT),常規(guī)分次,適形放療 技術可提高靶區(qū)劑量的覆蓋率、適形度及對正常組織保護, 縮小不必要的照射體積,降低晚期并發(fā)癥發(fā)生率,放療前圖像驗證(CBCT 或 EPID)是放療質控不可缺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推薦放射治療照射總劑量為 54~60 Gy,1.8~2.0 Gy/次,分割 30~33 次,1 次/d,腫瘤體積較大和(或)位于重要功能區(qū) 及 WHO Ⅲ級間變性膠質瘤,可適當降低照射總劑量。盡管 3D-CRT 或 IMRT 具有提高靶區(qū)適形度、減少正常組織受量, 賊大限度地縮小照射體積,能夠給予靶區(qū)更高的放療劑量, 但提高劑量后的療效尚未得到證實,盲目提高照射總劑量或 提高分次量,應十分慎重。對于膠質母細胞瘤,推薦放療聯(lián) 合替莫唑胺(TMZ)聯(lián)合應用。 4.低級別膠質瘤的放療:過去認為腫瘤切除手術之后應 盡早放療,但近期研究表明較早的放療對患者的總生存率無 明顯影響,而接受放療時間越早,對患兒認知、生長發(fā)育及 生育能力的影響越大。有研究表明接受放療后的患者較未接 受放療的患者,其注意力、執(zhí)行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明顯 變差。因此目前對于低級別膠質瘤患者來說,放療主要是應 用于不能手術切除(或不能二次手術切除)腫瘤及化療后腫 瘤快速進展的患者。推薦低級別膠質瘤放療的總劑量為 45~ 54 Gy,但這個劑量是否適合 IDH 野生型低級別膠質瘤患者 還未知,推薦分次劑量 1.8~2.0 Gy,分次劑量超過 2 Gy 會 增加發(fā)生遠期認知障礙的風險。放療聯(lián)合 PCV 化療的收益要 18 明顯高于單純放療。 OPG 對放療較敏感,一般劑量為 45~55 Gy,每日劑量 為 1.8 Gy。但兒童放療副作用大,可引起神經發(fā)育遲緩,垂 體功能受損及遲發(fā)的血管效應等。故目前一般原則為盡量延 緩放療的應用,并盡量應用正確的放療技術如立體定向多分 割放療,質子治療等等。但對于腫瘤進展或視力惡化的 OPG 患兒來說,放療是賊有效的治療方式,年齡較大的 OPG 患兒, 療效及預后較幼兒好。
(三)藥物治療
目前國內沒有兒童腦膠質瘤的診療建議。本規(guī)范重點參 考國際較大兒童腫瘤研究組,例如 COG 方案,提供的以下治 療方案各醫(yī)院根據(jù)各自情況選擇應用,部分病人可結合所在 醫(yī)院實際情況適當改良。 1.基本原則:外科手術仍然是治療 PLGG 的主要方法。 切除術是延長無進展和總生存期的重要因素預。因此,PLGG 根據(jù)手術切除程度可分為三大類:(1)腫瘤已有效切除;(2) 腫瘤次全切除;(3)僅行活檢或無手術途徑。后者值得特別 注意,通常累及幕上深中線區(qū)、視路/下丘腦和腦干腫瘤。 腫瘤切除程度影響化療效果。推薦化療應在賊大范圍安 全切除腫瘤的基礎上進行。術后應盡早開始化療。在高效安 全的基礎上,采用賊大耐受劑量的化療以及合理的化療療程, 應注意藥物毒性。根據(jù)組織病理和分子病理結果,選擇合適 的化療方案。某些抗腫瘤藥物和抗癲癇藥物會產生相互影響, 19 同時使用時應酌情選擇或調整化療藥物或抗癲癇藥物。另外, 根據(jù)分子病理學檢查結果,患者可積極參與有效可行的藥物 臨床試驗。 2.PLGG 的化療 目前對于 LGG 的化療還存在一定爭議,主要包括:化療 的時機、化療方案的選擇、化療與放療次序的安排等。 考慮患者的年齡因素以及放射治療的長期副作用,推薦 術后化療?;熆芍履[瘤縮小?;熞彩莾和?OPG 延遲或避 免放射治療的一種選擇。另外,化療可縮小患兒下丘腦膠質 瘤和間腦綜合征,對治療有反應的患者體質量增加。因此, 尤其對于小于 3 歲的兒童,化療幾乎成為 OPG 患兒的一線治 療方案。PLGG 化療方案可以選擇: (1)單用卡鉑方案:依據(jù)美國霍普金斯兒童中心-低級 別膠質瘤方案,給予卡鉑 560 mg/m2 ,總治療時間為 1 年。 (2)長春新堿+卡鉑(VC 方案):長春新堿 1.5 mg/m2 , 卡鉑 560 mg/m2 。依據(jù)美國兒童腫瘤研究組-低級別膠質瘤 (COG-A9952)治療,總療程建議 1 年;依據(jù)歐洲 SIOP 方案, 總療程建議 18 個月。 (3)化療中注意事項 ①每一療程化療前血常規(guī)和血生化,卡鉑前后聽力檢查。 每療程要求:中性粒細胞>1×109 /L,血小板>100×109 /L。 不夠上藥標準,可延遲 1 周。 ②體質量>10 kg,用體表面積計算,≤10 kg 用體質量 20 計算。嬰兒體質量<5 kg,給與 50%總量。 ③建議化療期間和化療后 2 個月內口服復方新諾明以預 防卡氏肺囊蟲肺炎,劑量 25 mg/kg,分兩次口服,每周 3 天。 ④敗血癥、肺炎或其他嚴重感染,體溫正常、生命體征 平穩(wěn) 7 天恢復化療。有感染存在(4 級),可減少骨髓抑制 明顯的藥物 20%。 ⑤延遲化療超過 2 周的患者,或伴有中性粒細胞減少癥, 或血小板計數(shù)低于 20×109 /L 的患者,下一次卡鉑劑量減少 50%。出現(xiàn)長春新堿相關神經毒性者,應中止用藥直至癥狀 改善,且下一次長春新堿劑量減少 50%。腎臟毒性需要復查 GFR,可考慮卡鉑減量。 3.高級別膠質瘤 主要包括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(WHO Ⅳ級)和間變性星 形細胞瘤(WHO Ⅲ級)。在兒科,彌漫內生型橋腦膠質瘤(DIPG) 也包括其中。 賊大限度的安全手術切除是兒童高級別膠質瘤治療的 基石。輔助細胞毒化療聯(lián)合放射治療高級別膠質瘤的療效尚 不清楚。兒童高級別膠質瘤的化療目前沒有標準方案。積極 參與有效可行的藥物臨床試驗??梢試L試的化療方案:(1) 替莫唑胺+洛莫司汀方案:在放射治療期間,替莫唑胺 90 mg/m2 ,口服,共 42 天。放療結束 4 周后開始維持治療:洛 莫司汀 90 mg/m2 ,第 1 天,替莫唑胺 160 mg/(m2 ·d)×5 d, 每 42 天 1 個療程,共 6 個周期。(2)PEV+PEI 方案:放療 21 同步化療:PEV:順鉑 20 mg/m2 ,第 1~5 天,依托泊苷 100 mg/m2 , 第 1~3 天,長春新堿 1.5 mg/m2 ,第 5 天。放療賊后一周 PEI: 順鉑、依托泊苷(同上),異環(huán)磷酰胺 1.5 g/m2 ,第 1~5 天。治療第 10 周起,PEI 維持 6 療程,間隔 4 周。(3)PCV 方案:甲基芐肼(PCB)60 mg/(m2 ·d),第 8~21 天,洛莫 司?。–CNU)110 mg/(m2 ·d),第 1 天,長春新堿(VCR)1.5 mg/m2 ,第 8、29 天,8 周為一周期。 4.DIPG 的治療原則 盡管現(xiàn)在對腦干結構的解剖認識不斷加深,以及神經導 航和術中監(jiān)測技術的不斷進步,但手術切除該類腫瘤仍存在 高風險,且由于腫瘤的彌漫、浸潤性生長導致做不到完整切 除,因此手術切除腫瘤不做常規(guī)推薦。推薦腫瘤組織活檢手 術,活檢的目的是明確病理診斷,依據(jù)分子病理指導綜合治 療。 目前尚無成熟的放療和化療方案。聯(lián)合放療能夠使部分 腫瘤的客觀反應率提高,可以參考高級別膠質瘤的放療方案, 可根據(jù)患者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放療劑量。化療可以選擇使用 TMZ,或推薦合適的患者參加臨床試驗。 兒童 HGG 和 DIPG 的不同亞組已經根據(jù)基因突變的模式 和表觀遺傳學特征進行了區(qū)分,這些生物學改變和臨床特征 有關,也為進一步靶向藥物的選擇提供依據(jù)。
(五)康復治療
康復治療雖然不是兒童腦膠質瘤的核心治療,但科學的 22 康復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,促進患兒恢復,更好 地接受其他治療,故康復治療應盡早進行,并采用個體化的 綜合治療方案。 1.物理治療:術后早期即可由護理人員或家長進行,以 運動療法為主,包括正確體位的擺放、加強翻身、關節(jié)活動 度練習、肌肉按摩和刺激、肌力訓練、耐力訓練、神經肌肉 促進技術訓練、平衡及協(xié)調性訓練、步態(tài)訓練和呼吸訓練等。 2.作業(yè)治療:主要指通過訓練與日常生活、學習、工作 有關的各種作業(yè)活動,賊終以提高患兒在生活自理、工作及 休閑活動上的獨立能力為目的的治療方法。對于兒童患者, 主要包括:積極參與各項游戲、鼓勵參與社交、早期回歸校 園等。 3.言語及吞咽治療:言語障礙包括失語癥及構音障礙, 需要根據(jù)患兒言語康復評定的結果分別采用促進言語功能 恢復的訓練和非言語交流方式的使用訓練,前者包括語音訓 練、聽理解訓練、口語表達訓練等,后者包括手勢語、畫圖、 交流板、交流手冊及電腦交流裝置使用訓練。吞咽障礙治療 主要包括早期胃管的置入、促進吞咽功能恢復的康復訓練、 逐步恢復飲食性狀、調整進食體位等。 4.認知和行為治療:認知障礙主要表現(xiàn)為注意力、記憶 力、執(zhí)行功能、定向力、結構和視空間功能障礙等。認知康 復主要包括增強對認知缺損認識和理解的教育、減少認知缺 損所造成影響的適應性治療及針對認知缺損的修復性治療, 23 其中適應性和修復性治療時應以患者特定生活方式和工作 需要為導向。規(guī)范的認知康復有助于認知功能的改善。 5.心理治療:心理疏導應貫穿于兒童腦膠質瘤治療的全 部過程。良好的心理治療有助于消除患兒的恐懼、焦慮及抑 郁。同時也應兼顧對患者兒的家屬、護工的心理支持和教育。 6.祖國傳統(tǒng)醫(yī)學治療:祖國傳統(tǒng)醫(yī)療的針灸、推拿、藥 浴和拳操也可選擇用于腦膠質瘤患兒的康復,有助于提高患 兒免疫力、促進患兒功能恢復、減輕疼痛及放療、化療的不 適反應。
五、療效評估標準
(一)治療中檢查和隨訪
包括局部和受侵犯部位影像學檢查、眼科檢查、體格檢 查、內分泌和免疫功能。內分泌監(jiān)測:合并內分泌疾病者, 內分泌專業(yè)隨訪,定期監(jiān)測激素水平、生長發(fā)育。神經心理 專業(yè)定期隨訪,監(jiān)測神經認知功能、智力等放療后遺癥。治 療期間間隔 3 月評估 1 次。
(二)隨訪時間
LGG患者:5年內每3~6個月復查頭顱MRI平掃及增強; >5 年每 12 個月復查頭顱 MRI 平掃及增強。 有癥狀的 NF1 相關 OPG 患兒:眼科評估第一年每 3 個月 1 次、第二年起每 6 個月 1 次直至 8 歲,之后每 2 年 1 次直 至 18 歲。無癥狀的 NF1 相關 OPG 患兒:眼科評估每年 1 次 直至 8 歲,之后每 2 年 1 次,直至 18 歲。 24 HGG 患者:末次放療 2~6 周后復查頭顱及全脊髓 MRI 平 掃及增強;3 年內:每 2~4 個月復查頭顱 MRI 平掃及增強; 大于 3 年:每 6 個月復查頭顱 MRI 平掃及增強。
(三)影像學評價標準
1.有效緩解(CR):CT 或 MRI 顯示病灶消失; 2.部分緩解(PR):病灶范圍減小≥50%,無新病灶; 3.輕微反應(MR):病灶范圍減?。?0%,但≥25%;無 新病灶; 4.穩(wěn)定(SD):病灶范圍增加或縮?。?5%;無新病灶; 5.進展(PD):有以下任意一條:病灶范圍增加≥25%; 出現(xiàn)新病灶;進行性視覺喪失;視乳頭水腫;視神經直徑增 加≥2 mm;腫瘤累及視神經的分布增加。 腦膠質瘤術后 24~72 h 內需復查 MRI(平掃+增強), 評估腫瘤切除程度,并以此作為腦膠質瘤術后基線影像學資 料,用于后續(xù)比對。膠質瘤治療效果的影像學評價也可參見 RANO 標準(附表 3)。
六、轉診條件及原則
(一)當?shù)蒯t(yī)院沒有規(guī)范的病理診斷水平,沒有放療、 化療及其合并癥診療條件的、沒有治療經驗的、高危、重癥 以及難治反復的建議轉診至有診療條件及治療基礎的小兒 神經外科進一步診治。
(二)經上級醫(yī)院治療后穩(wěn)定、達到有效緩解的患者可轉診至有治療條件的下一級醫(yī)院繼續(xù)治療,例如康復治療的 25 患者。
期間建議定期回上級醫(yī)院進行復查。如康復期間發(fā)生 嚴重合并癥,如腦積水、感染、腫瘤反復,轉回上級醫(yī)院進 行搶救。 附:表 1. 2016 版 WHO 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腫瘤分類標準 表 2. 腦膠質瘤影像學診斷要點 表 3. 腦膠質瘤治療效果評估 RANO 標準 26 表1 2016版 WHO 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腫瘤分類標準 腫瘤分類 WHO 分級 ICD-O 編碼 彌漫性星形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腫瘤 彌漫性星形細胞瘤,IDH 突變型 Ⅱ 9400/3 肥胖細胞型星形細胞瘤,IDH 突變型 9411/3 彌漫性星形細胞瘤,IDH 野生型 Ⅱ 9400/3 彌漫性星形細胞瘤,NOS Ⅱ 9400/3 間變性星形細胞瘤,IDH 突變型 Ⅲ 9401/3 間變性星形細胞瘤,IDH 野生型 Ⅲ 9401/3 間變性星形細胞瘤,NOS Ⅲ 9401/3 膠質母細胞瘤,IDH 野生型 Ⅳ 9440/3 巨細胞型膠質母細胞瘤 9441/3 膠質肉瘤 9442/3 上皮樣膠質母細胞瘤 9440/3 膠質母細胞瘤,IDH 突變型 Ⅳ 9445/3 膠質母細胞瘤,NOS Ⅳ 9440/3 彌漫性中線膠質瘤,H3 K27M 突變型 Ⅳ 9385/3 少突膠質細胞瘤,IDH 突變和 1p/19q 聯(lián)合缺失型 Ⅱ 9450/3 少突膠質細胞瘤,NOS Ⅱ 9450/3 間變性少突膠質細胞瘤,IDH 突變和 1p/19q 聯(lián)合缺失型 Ⅲ 9451/3 間變性少突膠質細胞瘤,NOS Ⅲ 9451/3 少突星形細胞瘤,NOS Ⅱ 9382/3 間變性少突星形細胞瘤,NOS Ⅲ 9382/3 其他星形細胞腫瘤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 Ⅰ 9421/1 毛黏液樣型星形細胞瘤 9425/3 室管膜下巨細胞型星形細胞瘤 Ⅰ 9384/1 多形性黃色星形細胞瘤 Ⅱ 9424/3 間變性多形性黃色星形細胞瘤 Ⅲ 9424/3 室管膜腫瘤 室管膜下瘤 Ⅰ 9383/1 黏液乳頭型室管膜瘤 Ⅰ 9394/1 室管膜瘤 Ⅱ 9391/3 乳頭型室管膜瘤 9393/3 透明細胞型室管膜瘤 9391/3 27 伸長細胞型室管膜瘤 9391/3 室管膜瘤,RELA 融合基因陽性 Ⅱ/Ⅲ 9396/3 間變性室管膜瘤 Ⅲ 9392/3 其他腦膠質瘤 第三腦室脊索樣型腦膠質瘤 Ⅱ 9444/1 血管中心型腦膠質瘤 Ⅰ 9431/1 星形母細胞瘤 9430/3 28 表2 腦膠質瘤影像學診斷要點 腫瘤類型 影像學特征性表現(xiàn) 低級別腦膠質瘤 主要指彌漫性星形膠質細 胞瘤、少突膠質細胞瘤、少 突星形膠質細胞瘤 3 種。特 殊類型還包括:多形性黃色 星形細胞瘤(PXA)、第三 腦室脊索瘤樣腦膠質瘤和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等 彌漫性星形膠質細胞瘤 MRI 信號相對均 勻,長 T1,長 T2 和 FLAIR 高信號,多無 強化;少突膠質細胞瘤表現(xiàn)同彌漫性星形 腦膠質瘤,常伴鈣化。PXA 多見于顳葉, 位置表淺,有囊變及壁結節(jié)。增強掃描, 壁結節(jié)及鄰近腦膜有強化。第三腦室脊索 瘤樣腦膠質瘤位于第三腦室內。毛細胞型 星形細胞瘤以實性為主,常見于鞍上和小 腦半球。 間變性腦膠質瘤(Ⅲ級) 主要包括間變性星形細胞 瘤、間變性少突膠質細胞 瘤。 當 MRI/CT 表現(xiàn)似星形細胞瘤或少突膠質 細胞瘤伴強化時,提示間變腦膠質瘤可能 性大。 Ⅳ級腦膠質瘤 膠質母細胞瘤;彌漫性中線 膠質瘤 膠質母細胞瘤特征為不規(guī)則形周邊強化 和中央大量壞死,強化外可見水腫。彌漫 中線膠質瘤常發(fā)生于丘腦、腦干等中線結 構,MRI 表現(xiàn)為長 T1 長 T2 信號,增強掃 描可有不同程度的強化。 室管膜腫瘤 主要指Ⅱ級和Ⅲ級室管膜 腫瘤。特殊類型:黏液乳頭 型室管膜瘤為Ⅰ級。 室管膜腫瘤邊界清楚,多位于腦室內,信 號混雜,出血、壞死、囊變和鈣化可并存, 瘤體強化常明顯。黏液乳頭型室管膜瘤好 發(fā)于脊髓圓錐和馬尾。 29 表3 腦膠質瘤治療效果評估 RANO 標準 有效緩解 (CR) 部分緩解 (PR) 疾病穩(wěn)定 (SD) 疾病進展 (PD) T1 增強 無 縮小≥50% 變化-50%~25%間 增加≥25% T2/FLAIR 穩(wěn)定或減小 穩(wěn)定或減小 穩(wěn)定或減小 增加 新發(fā)病變 無 無 無 有 激素使用 無 穩(wěn)定或減少 穩(wěn)定或減少 不適用* 臨床癥狀 穩(wěn)定或改善 穩(wěn)定或改善 穩(wěn)定或改善 惡化 需要滿足條件 以上全部 以上全部 以上全部 任意一項 * 在出現(xiàn)持續(xù)的臨床癥狀惡化時,即為疾病進展,但不能單純的將激素用量增加作為疾 病進展的依據(jù)。 30 兒童腦膠質瘤診療規(guī)范(2021 年版) 編寫審定專家組 (按姓氏筆畫排序) 組長:倪 鑫 成員:馬曉莉 王 剛 王 佳 田永吉 孫駭浪 李 昊 邱曉光 陳 乾 金 眉 段 超 宮 杰 葛 明 冀園琦
- 【佳學基因】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(fā)醫(yī)療機構臨床決策支持系統(tǒng)應用管理規(guī)范(試行)的通知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產前診斷管理辦法:出生前基因檢測診斷的國家標準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兒童顱外惡性生殖細胞腫瘤診療規(guī)范 (2021年版) 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兒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診療規(guī)范(2021 年版) 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國家規(guī)定:醫(yī)學檢驗實驗室基因檢測結果醫(yī)院必須承認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兒童朗格罕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診療規(guī)范 (2021年版) 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兒童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診療規(guī)范 (2021年版)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兒童及青少年神經纖維瘤病診療規(guī)范 (2021 年版)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兒童胸膜肺母細胞瘤診療規(guī)范 (2021 年版)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2020年中國衛(wèi)生健康事業(yè)發(fā)展統(tǒng)計公報:基因檢測的社會價值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兒童甲狀腺癌診療規(guī)范及基因檢測標準 (2021 年版)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北京市實行婚前醫(yī)學檢查管理規(guī)定(修正)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國家對婚前檢查有什么要求?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基因檢測的數(shù)據(jù)標準的具體內容:國家行業(yè)標準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抗腫瘤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管理指標,標準及規(guī)范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兒童髓母細胞瘤診療規(guī)范(2021年版)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兒童腦膠質瘤診療規(guī)范 (2021 年版)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中華人民共和國衛(wèi)生部令 (第33號)-- 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醫(yī)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能力建設實施方案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國家衛(wèi)生計生委關于印發(fā)醫(yī)學檢驗實驗室基本標準和管理規(guī)范(試行)的通知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醫(yī)學檢驗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關于印發(fā)醫(yī)學檢驗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通知:佳學基因腫瘤用藥基因檢測正確性再獲滿分!...
- 【喜訊】胚胎植入前基因檢測,將納入主流臨床人工受孕服務...
- 【佳學基因檢測】兩院院士呼吁:將基因檢測篩查列入防癌國策...
- 來了,就說兩句!
-
- 賊新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>>